KeyFC欢迎致辞,点击播放
资源、介绍、历史、Q群等新人必读
KeyFC 社区总索引
如果你找到这个笔记本,请把它邮寄给我们的回忆
KeyFC 漂流瓶传递活动 Since 2011
 

有在看菲律宾人质挟持直播的吗

[ 12902 查看 / 40 回复 ]

現在香港這邊的情況真的很恐怖,現在人人都情緒失控,都在責罵菲律賓政府,甚至是公然在街上侮辱菲律賓人和其他東南亞人士,也有人故意解聘菲藉傭工,當然在解聘那些傭工前少不免會大肆侮辱一番。現在還有人開玩笑說「要在星期天到中環毆打那些可惡的菲律賓人」。

有些人不過是說了些稍為中立、溫和的言論,就被人狂噴口水呢。

平日黃昏的街道上有不少菲藉傭工在閒話家常,現在已經看不到了。那些菲傭一看到有華人經過,就表現得很害怕,立刻躲回家中。




從今次事件,我看到人性的光明面,當然也看到一些人性的陰暗面,不論是在香港人還是菲律賓之上。
1

评分次数

    TOP

    一群战斗力只有5的渣,不解释……
    显卡这东西果然是连接2次元和3次元的纽带啊……
    TOP

    菲律賓的警察實在不行+1,當時看直播家人一直批評他們
    Change is GooD...
    TOP

    現在香港這邊的情況真的很恐怖,現在人人都情緒失控,都在責罵菲律賓政府,甚至是公然在街上侮辱菲律賓人和其他東南亞人士,也有人故意解聘菲藉傭工,當然在解聘那些傭工前少不免會大肆侮辱一番。現在還有人開玩笑說「要在星期天到中環毆打那些可惡的菲律賓人」。

    有些人不過是說了些稍為中立、溫和的言論,就被人狂噴口水呢。

    平日黃昏的街道上有不少菲藉傭工在閒話家常,現在已經看不到了。那些菲傭一看到有華人經
    sbod 发表于 2010/8/26 21:06:00


    我觉得心理有点矛盾,虽然我也骂,但是不希望到大街上去骂,不希望会让他们刻意丢工作并如此侮辱,更不希望去找茬打他们。救援的不是他们,如果是那些警察你打就打了,如果是在电视前、电脑前,你骂就骂了。但在生活中,那些非警察的平民就是平民啊,他们就算有好的援助办法也是无法传达给特警的,就算传达了,以那些屎的表现也不会达到预期效果的。

    反而是香港如果境内发生多起公然侮辱的事情我担心菲律宾人头脑一热,外加最近日子过得都越来越苦,第二次、第三次或者更多次针对香港人的事情会不会再出现。希望香港人也都能避免祸从口出的问题……

    与其让自己有上街骂人打人的精力,我更希望看到香港人能祈祷死者在另一个世界能安度一生幸福快乐,希望他们能知道珍惜眼前的一切,因为乱的地方不止会是菲律宾,就算是在国内也相同,谁能保证一生无忧?所以珍惜眼前的生活,把关系弄的更加融洽不是更好么?
    最后编辑Koori 最后编辑于 2010-08-28 07:25:12
    克里喵子是一只小黑喵,脖子上有一条水蓝色的蝴蝶结~
    TOP

    事后才知道的
    菲律宾的警察太次了,害人哪
    TOP

    今天有菲藉人士在中環為遇害人質祈禱,又譴責菲國政府辦事不力。

    香港市民也有大型活動表達他們對遇害人質的心意,同時也宣洩他們的不滿。

    不過,據說今早有些菲藉人士在公車上遭香港市民吐唾液和用言語侮辱,也有人用「豬」和「奴隸」去形容他們。

    (有些人向來都對東南亞、南亞、少數族裔的人向來都不太友善。)




    今次事件,更令部分人可以理直氣壯地去侮辱別人。他們(其實這些特質也不只見於那些人)真的很奇怪。

    第一,他們覺得別人做錯了,就可以對別人不好,本質上和魯迅《阿Q正傳》中那些向死囚擲臭雞蛋的圍觀者沒有分別,只是形式上流於語言暴力,比較文明一點。與《阿Q正傳》不同的是,他們連對象也選錯了。當然也不排除有人只不過是找「出氣袋」,發洩平日的種種不滿。

    第二,他們以為人多就是對,有不少年輕人甚至是成年人經常都說「別人都在做同樣的事,有啥問題啊?」




    至於有可能令外國人反感,我想那些人跟本不會理會。就我在外國討論區的所見所聞,老外們根本對亞洲地區發生的事不怎樣關心。所以如無意外,老外不會對香港人的行動感到反感,因為他們向來不怎理會亞洲人之間發生的糾紛。

    倒是香港這邊的反應相當激烈,言論之偏激也令不少香港人為之側目。當然菲律賓那邊的人有意無意地做出一些火上加油的行為,令香港人大為光火。
    TOP

    以下是一个叫唐若开的人写的,我看有一定的可能…………如果是真的,那就有问题了……


    =================================================
    关于之前发生的这个事件,我自己的感想,除了悲愤,就不多说了。
    此时无声胜有声。
    注明,所有的消息的事实,图片,均来自于香港的东方日报和美国的CNN,具体哪张是哪来的基本都有水印。转载的时候请加上这句话。
    日志的主要目的是介绍一些国内难以得到的真相,做出一点逻辑上比较合理的推断。推理的部分大家可以和我讨论,我也只是大胆猜测,推理也并不很严谨。
    大家也可以根据这些证据自行判断。
    首先要澄清一点,网上现在流传说有CNN的消息,四名游客被警方打死,一名被敲玻璃的锤子砸死,暂时我在CNN的官方没有看到这样的报道。
       
    以上是所有受害者目前的一些总结
    第一张图,大家请注意,左边贴出的大字报,由于照相机的关系没有更清晰的了,但已經證實為英文,其中標題為“Release Final Decision”,此外,可以辨識出有一些日期、數字,其餘的就无法辨识清了,不过綁匪的這一舉動卻传递出一个信息,就是这份大字報上的內容是绑匪要交代给外界的消息,因绑架取得媒体关注,随后向外界传递他要传递的消息,肯定是他的目的之一,或者說是為了達成其目的的重要砝碼。但是事后被菲律宾警方取走,目前没有消息说,这个大字报上的诉求是什么。
    此为疑点一
       
    司机居然在笑,神情自若(香港媒体早先有报道说,他时候作为绑匪共犯的嫌疑人被带走
       
       
    能清楚的看到这张大字报真实的存在。
    BTW,送饭的人神情也很轻松,如果说这张照片的旁白是世博会志愿者给大巴司机送午饭,估计也不会穿帮。



       
    然后就来到了疑点二。
    枪械,绑匪身份、目的。先以官方说辞是正确的做以下推断。
    绑匪名叫門多薩,原為菲律賓警界的高級督察,其绑架的目的是什么,是官复原职,要拿保险养老金。这是菲律宾官方的说法。因为在交涉的时候用的是菲律宾语,当时的香港游客们其实不知道他的条件是什么,在CNN的采访中,被救出的梁太用粤语说,为什么不给他钱,为什么不给他钱。而CNN的英语翻译也证实了梁太的原话是那么说的,可见绑匪的真正诉求,我们只能仍由菲律宾政府信口雌黄而没有办法,因为现场没有录音也没有懂菲律宾语的幸存者。
    那么我就对这一点表示很大的疑问。首先,绑匪的配枪大家已经知道了,是M16。具体我调查了一下,目前菲律宾军警配备的是M16A1,此枪可配20或者30发的弹夹。那疑问就来了。这名前警察是怎么拿到枪的呢?
    原因可能有如下。
    1. 他从事警察第一线工作多年,可能在警界内部有自己的关系,搞到一把警用枪。这个可能性我觉得不大,帮他偷枪出来的那个人太好查了,如果被查到,那肯定要连坐的。
    2. 他从事警察工作多年,结识了一些关系不错的军火商,买了一把。分析一下这一点,因为购买M16A1这种一般国家都是军队才配的枪,代价肯定不小,从官方的说辞(如果是真的),他的诉求有金钱,但并不是传统的要几百万美金,而是要稳定的养老金,社会保险。或者官复原职。那说明他经济上能力并不很强,买这样的枪可能性不大。
    3. 第三个可能性就是我个人的臆想,但是也不是天马行空的。枪是某些政府方面的人提供的,让他去劫持巴士。
    如果不是内部提供的,那他买不起的话,合伙人也可以出钱 。


    对于这个观点。事件发生当时我就做了如下推测。首先,官方说他的诉求是要官复原职等等。试想一下,我们这些有正常思维能力的人都能想清楚,他为了这个目的去劫持一架外国旅行团的巴士,是否值得。通常来说,他既然成功控制了这些人质,正常的罪犯不是都会要一笔巨款和逃脱的协助么。更何况,事主是曾经服务警队超过三十年的警官。这些道理他会不清楚么。劫持巴士的结果只有两条,一条是假装满足他的条件然后引诱他出来,击杀之。又或者在谈判、僵持中寻找机会直接击杀。总之怎样都是死路一条。那他为什么要那么做?
    再综合起来菲律宾所谓特警做的拙劣的施救,拙劣到令人发指的地步。
    我大胆推测,这个事情的水很深。我就给出一种可能性。歹徒门多萨其实是要揭发警界或者政府的贪污腐败内幕,他的背后有一些人支持他完成这次行动,而他的目的就是吸引全世界的目光,然后曝光一些内部,从而动摇现在刚上台的新政府。(事实上他吸引到了,整个东亚的焦点全在这个事件,BBC和CNN法新社还有半岛电视台等等更是没有怠慢,全部都有很多报道。)
        这样的原因,就可以解释,可能那份大字报上写了一些腐败内幕,其实车窗侧面也有这样的纸片,但是没有找到清晰的图片。
    事实上,根据我看的CNN的采访,受害群众们情绪相当激动,几名中年女士更是几近崩溃。但是哪怕在这样的状态下,他们面对镜头都表达出一个意思,就是歹徒根本就不想杀人。不论是梁太还是那对老夫妇,他们都说歹徒一开始是相当友好的,上来就表示,自己没有杀人的意思。然后直接等待报警,想与警察谈判。(此时可能就是在拖时间吸引全世界的关注)当时歹徒也没有像暴徒一样对他们做出任何施虐的举动。门多萨在释放人质时,甚至还对媒体挥挥手。
       
    从下图可以看到,狙击的有利位置不少,但是并没有动手,事实上用的这把枪动手的话也不一定打的到。但是,绑匪多次走到车头有大挡风玻璃可透视的区域,却没有被击倒。事后在别的图片新闻里有清楚看到,他们有更好的狙击步枪但是不拿出来用。   
        所以,我怀疑这个时候,上面并没有下达到底如何处置这起不寻常的曝光事件,还在讨论中。他们可能也考虑过是否可以置人质的安危于不顾的可行性。   
       
       
    事后东方早报的记者联系到匿名的退役菲律宾警界高管,他表示,在首都马尼拉是有精锐的特别行动队的,但绝不是画面上这些人。那么精锐去哪了?为什么劫持国际游客的重大事件还不出动?此处的原因可能是,如果马上出动最强的部队,但是做出拙劣的行动,就没有说服力了。像这样松松垮垮连街痞都不如的警察营救失败的话,那也是理所当然的。另外也可能有避免精锐部队受伤亡的考虑。       
       

    歹徒在周一早上上班最忙的时候劫持了巴士,然后拉锯整整12小时上下。为了传递消息而劫持的目的可能性就更大了。而且在巴士内居然可以看电视直播,警察在哪里他在车里都看得清清楚楚,警察为什么不切断汽车播送电视信号,提供歹徒这么有利的条件。
    从一大早到下午四点,最后警察通过所谓信件与歹徒交流以后(這也是一個疑點,此处使用信件是因为不想被旁人听到,知道他们在交流什么嗎?因為,歹徒明明有手機,車上也有電話,並且之前歹徒也是利用他手上的手機與外界聯絡的。)歹徒态度突变,开始变得有攻击性,最后在晚上八点多发生了惨剧。
       
       
    注意,这几个弹孔全是绑匪打的,他站在车里对着窗外在攻击警察。一共将近十枪。
       
       
       
    当时绑匪打出子弹造成的气流。证明这些弹孔基本上是绑匪所射击。

    之前说过,歹徒的M16是可以装20或者30发子弹的弹夹。如图所示,当时歹徒是开始杀人质了,警察才突然准备突击,歹徒对着前大窗进行连续的射击,而且根据幸存者描述,歹徒在车内杀人时疯狂地开枪,那么前挡风上几乎有十个弹孔。说明几乎子弹打光了,可能是这个时候,所谓特警才冲了进去。
    疑点三,司机。
    巴士司机之前神情轻松,大家也都看到了,之后他莫名其妙居然一个人私自可以逃跑,而且他是顺着车头的方向跑,意味着跑开不远的时候歹徒随时可以击毙他,但歹徒却没有开一枪。然后是重点,官方的说法是,他带出了信息,说车上旅客已经全部死亡。至此,菲律宾警察开始放手突击,但是事实上人质大多都还活着。事后,香港媒体报道,他已经被作为共犯嫌疑人逮捕。此事真假并不确定,姑且相信是真的,那就是他是歹徒要曝光内部的帮手。

        综上所述,简单介绍一下客观的事实就是,歹徒周一上午喬裝成警察,以搭車為由,上車后劫持巴士,提出不明诉求,贴出大字报。警察赶到,开始谈判。期间歹徒釋放了部份人質。隨後其妻女,弟弟相继出场。在四点多警方的信件传递至歹徒手中以后,歹徒態度急轉,后看到其弟弟被逮捕的信息,變身為暴徒。晚上七点半左右,歹徒想开走大巴,警察打爆其轮胎。歹徒开枪,警察还击。双方共开六枪。然后司机逃出,谎称人质已全部被害。警察捶车,在八点二十不到的时候搞开了太平门,但是登车之后火力不敌,又逃下来。然后歹徒连发数枪,此时伤及香港TVB员工一名和十多岁男孩一名。二十多分钟后,警察扔烟雾弹后,将歹徒击毙。警察收走大字报。
        以下是我的推测。他可能是要爆料,有后台,应该是警界或者政府有一定权利的人物,他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自由指挥营救行动,就可以做到里应外合。为了方便计划施行,利用自己的权利,给歹徒提供了如可以监控警察位置的车载电视信号,没有调来强力狙击手,司机合作,没有强力特种部队而使用垃圾警员等等有利条件。以达成拖延时间,传递爆料消息的最终目的。但是,在近傍晚也就是四点多的时候,歹徒的后台被命令必须射杀,或者后台被发掘,垮台。最后就在根本没有考虑人质死活的情况下,以射杀歹徒封口为第一目标进行了最后的行动。导致了悲剧的发生。总结起来就是,菲律宾内部权力斗争导致无视生命的一场犯罪。

    最后有几点要提的,首先是缅怀一下英雄,谢廷骏
       
       
        第一个被杀的是香港导游谢廷骏,他现在已经成为香港市民的英雄,是他不顾生死第一个通知了外界,和香港总部进行了联络。最后殉职,并,死不瞑目。

    下图:可怜的梁太。
       
       
    下图是菲律宾总统开新闻发布会时候的神情
       
       
    轻松地视察事发现场
       
       
    关于这位总统,刚上任三个月。事发时,特首曾荫权曾经直接,间接地要求和总统通信都没有成功,总统说自己忙于指挥营救行动,无暇接电话。我看,他是忙于指挥这场屠杀
    最后再登出几个丑恶的嘴脸,大家一起鄙视之。
       
       
       
       
       
    克里喵子是一只小黑喵,脖子上有一条水蓝色的蝴蝶结~
    TOP

    因為沒有看太多的報導
    我就把這個當是單純那犯人只想復職的人吧
    我只是覺得他們如何看待人命吧
    如果是看得很重的話
    相信菲國的警察處事會小心很多吧
    但看他們這樣玩似的心態真不知要說啥........
    TOP

    其中有一点提的比较有建设性:如果一个警察想官复原职,他会去劫持一辆巴士么?
    克里喵子是一只小黑喵,脖子上有一条水蓝色的蝴蝶结~
    TOP

    以前看过的一篇文章,不过,与此有关吗?


    菲律宾人,你为什么不生气?(2001-10-02 11:18:17)转载 

    在我所生活、工作或访问过的几十个国家中,实在是没有哪一个比菲律宾更加不走运的了。论天灾,有台风、地震、火山爆发;论人祸,有政变、绑架、坠机沉船。不要说在偏远地区,就是在首都马尼拉的大街小巷走一走,也随处可以看见贫民窟、垃圾山。说来也怪了,在如此恶劣的环境中,菲律宾百姓却整天歌舞升平、快快乐乐,难怪在菲华侨把菲律宾国语他加禄语戏称为“大家乐”。我在菲律宾多年,不要说没见过菲律宾人打架骂人,连脸红脖子粗大声说话的情形都极少见到。据《亚洲周刊》发表的一份调查结果显示,在调查所涉及的亚洲八个地区中,最贫穷的菲律宾人“快乐指数”高踞榜首,在20至29岁的青年人中有78%自觉快乐。相比之下,我们中国大陆自觉快乐青年的比率只有59%。我们中国人一定会很好奇:菲律宾人为什么不知道烦恼,为什么从来不生气?

    把烦恼交给上帝

    据我观察,菲律宾人无忧无虑的性格,首先是因为他们笃信宗教。菲律宾是亚洲唯一的天主教国家,有85%左右的人天主教徒。教徒家里就是一贫如洗也会挂上一副耶稣“最后的晚餐”的油画。在大街小巷穿梭的吉普尼,几乎每一辆上都写有与宗教有关的字句。这些字句有的是给乘客打气的,比如“主保佑我们的行程”,也有的是给后面的司机看的:“离我远点,离上帝近些”。

    天主教本是西班牙人统治菲律宾三百多年的结果,但是菲律宾人把殖民者的宗教的基本原理与本国传统文化相结合,显得更虔诚、更狂热。在距首都马尼拉约90公里的圣费尔南多市库图镇一年一度的复活节星期五活动中,年年都有教徒模仿耶酥受难用10公分长的金属钉自愿被人钉上十字架,这在西班牙简直是不可想像的。按照菲律宾人的观点,人死后还会有某种形式的生命,可以升入幸福的天堂。所以,很多菲律宾人,特别是那些穷人,不但不怕死,而且对死亡有某种莫名的期待和憧憬。我参加过一位菲律宾女同事的遗体告别仪式。在前往殡仪馆的路上,同行的其他菲律宾人和平常一样说说笑笑,好像没有半点忧伤的情绪。在仪式上见到死者的老父亲,他用轻松地口气对我说他的女儿心眼儿好,不愿用病痛拖累家人,所以早早地上路了。老人还说他现在就盼着到那边见到女儿一起生活的那一天。

    这位老人的话令我大为感叹,菲律宾人连死都不怕,难道还会怕生活中的困难吗?菲律宾南部一些地区有游击队出没,绑架人质事件层出不穷,令外国人谈虎色变。而菲律宾人则反话正说,轻描淡写地用“和平与秩序问题”(Peace and Order)来形容那里的局势。平时我与菲律宾朋友同行,无论是坐车还是步行,每当经过一个教堂的时候他们就赶忙在胸口画十字,口中念念有词,不知是在许愿还是在忏悔,但我很肯定他们转瞬间已经把原本就不多的那点烦恼交给了上帝。

    天暖好得闲

    一位英国作家(A. Calquhoun)在二十世纪初描述了他在马尼拉亲眼目睹的这样一幕:一位中国人肩上扛着一个又大又重的箱子在前面吃力地走着,而四个菲律宾当地人一起抬着同样大小的一个箱子跟在中国人后面走。这位英国作家颇有预见性地写道:菲律宾人如此孱弱,长此以往恐怕要在经济上输给能够吃苦耐劳的中国移民。我在马尼拉住所楼下马路破损需要维修,一大早看见来了7、8个工人。第一件事是在路边摆了一块施工标志牌:“慢,人在工作”(Slow,men at work)然后在地上钻洞,支起一个小凉棚。到太阳升起来以后,工人们在凉棚下一字排开,开始在地上敲打,“叮叮当当”的声音响了两天多才算完事。我好像这才算理解马路上施工标志牌的意思:“‘慢人’在工作”(Slow men at work)。

    被尊称为菲律宾国父的黎刹曾在一篇文章里用气候和地理方面的原因来解释他的同胞表现的惰性。菲律宾属于季风型热带海洋性气候,终年潮湿炎热,年平均气温在27℃左右。在这样的气候下,菲律宾各个岛屿常年郁郁葱葱,瓜果遍地,饿不死人,更冻不死人。在黎刹看来,就是西方人到了菲律宾这样的环境下也不免要变“懒”。正是因为不愁吃,不愁穿,所以菲律宾人没有攒钱的习惯,有多少钱就花多少钱。菲律宾的企业一般每半个月发一次工资,每到月中和月底发工资的日子,人们就会在银行和自动提款机前排起长长的队伍,把刚刚发到帐户里的工资取出来。商家也专在发工资的日子在当地报纸上大做促销广告,提醒消费者趁手里有钱的时候赶紧来买东西。我就听到菲律宾华商说过:“在这里作生意不发也难!”

    菲律宾没有四季之分,好像时间概念也和别的国家不一样。由于菲律宾人开会办事从来不准时,所以定约会时间的时候人们往往要问清楚是否按“菲律宾时间”。如果是“菲律宾时间”,那就是说大概其,晚个把钟头也没关系。菲律宾人不仅不喜欢受时间约束,而且在生活和工作上也不拘小节。就拿交通规则来说,除了最高时速限制这一条以外(因为塞车反正也开不起来),任何其他规则都奈何他们不得。在马尼拉南高速公路上,由于汽车随意换道很容易在公路的出口造成阻塞,所以在高速公路出口的3-4公里处就有大字标志写明:“Do not change lane”(不许换道)。也许公路管理部门知道司机们不会把这个标志当回事,所以过了1公里左右又重申一次:“Strictly do not change lane”(严格不许换道)。有一次我在马尼拉街头想搭乘吉普尼,一时找不到上车地点,就向旁人打听。结果一位热心人指了指街边竖着的一块牌子说:就在这儿等。我仔细一看那块牌子,上面写着:“此处不准停车载客”。
     

    你就是心太软

    菲律宾人执法不严,与他们“心太软”的民族性格有很大关系。菲律宾人不仅重亲情,而且重友情,真正相信四海之内皆兄弟。菲律宾他家碌语中“兄弟”一词是Pare,是菲律宾人常挂在嘴边的词。菲律宾前总统埃斯特拉达在年轻时是个影星,在一部电影扮演了一个英雄救美和杀富济贫的好汉,绰号“Pare”。从此Pare就真的成了埃斯特拉达的绰号。不过,生性诙谐的菲律宾人偏偏把Pare这个词反过来念,成为Erap,就好像中国人把“兄弟”念成“弟兄”,更透着亲切。埃斯特拉达就是凭着侠客的形象和“弟兄”的亲和力在1998年大选中赢得广大穷人选民的支持成为菲律宾历史上第十三任总统(不过,既是虔诚教徒又笃信风水的埃斯特拉达很忌讳当这个第“十三”任总统,所以把外国占领时期的几位伪总统除开不算,认定自己是第“八”任总统)。可惜,“弟兄”在任不到三年,为亲情和友情所累,一人当官,鸡犬升天,弄得腐败丑闻缠身,在反对派压力下黯然下台。我记得当天菲律宾电视台现场直播了埃斯特拉达携家人离开总统府的实况。当“弟兄”在妻子的搀扶下,一瘸一拐地从总统府后门向卫士们挥手告别时,许多菲律宾人自言自语地说:“真可怜!”还有人不由得流出了同情的眼泪,刹那间好像埃斯特拉达的所有劣迹都可以得到原谅。果然,在几个月后的议会和地方选举中,埃斯特拉达的妻子和儿子分别高票当选为参议员和市长。

    菲律宾人“心太软”还有一个颇为典型的表现,那就是不轻易向说他人“不”,因为这被认为是很不礼貌的词。我初到菲律宾的时候,有经验的中国朋友告诫我要出门要自己琢磨地图,不要向菲律宾人问路。因为他们不好意思说不,就是不知道路也总努努嘴角向前示意一下说:“很近”,让人不得要领。我们家里雇的保姆是从乡下来的,英语会的不多,但是一口一个“Sir”(先生)、“Mam”(太太)。其中“Mam”这个词,英文中本是Madam,但菲律宾人习惯省略发音为“Mam”,听起来和“妈”差不多。平时不管我太太吩咐什么事,保姆不管理解还是不理解总是回答:“Yes,mam”(是,太太)。有一次我太太要交代的事情保姆没有做,问她为什么没做,她回答说:“Yes, Mam”。我太太在气头上没好气地说:“Don't call me mam”(别叫我“妈”)。您猜保姆怎么回答:“Yes,mam!”

    由于菲律宾人不好意思说“不”,所以他们在说“是”或者答应什么事情的时候,你最好得再换一个方法再问一下,确认是不是真的是“是”,以免误事。比如你搬入新居需要一张床。你到家具店看好货样,问店主一周内送货行不行,店主保准说“Yes,sir”。如果你要是按照这个信息安排搬家,那到时八成要睡地板了。有经验的人会设身处地为店主着想,这样发问:“您看一个星期送货到门有困难吗?”因为不需要说“不”字,店主说的话就可靠得多了。如果这时店主他说两周内可以到货,你再打上一个星期的富裕,三周后再搬家那就差得不多了。

    “巴哈拉那”哲学

    菲律宾人遇事不着急、不上火,常常在嘴边挂着这样一句话:“Bahala na”(音译:巴哈拉那)。台风来了,“巴哈拉那”;家里没钱了,“巴哈拉那”;孩子生病了,“巴哈拉那”......这“巴哈拉那”到底是什么意思?你问十个菲律宾人可能会得到十种答案。有人说“巴哈拉那”就是“没事”,有人说是“巴哈拉那”就是“该怎么着就怎么着”,也有人说“巴哈拉那”是“上帝的意志”,还有人说“巴哈拉那”是“走着瞧”的意思。我认识的一位研究菲律宾多年的外国学者认为“巴哈拉那”乃是菲律宾人的一种生活哲学,意思是世间万物万事,看上去剪不断理还乱,其实最后都会自然而然的理顺,用不着人们去烦恼。按照这样的哲学,菲律宾人深信牛奶会有的,面包也会有的,和平与秩序也早晚会到来。巴哈拉那,卡拉永远OK。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