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eyFC欢迎致辞,点击播放
资源、介绍、历史、Q群等新人必读
KeyFC 社区总索引
如果你找到这个笔记本,请把它邮寄给我们的回忆
KeyFC 漂流瓶传递活动 Since 2011
 

一些小牢骚与小吐槽

[ 5969 查看 / 13 回复 ]

在我看来,这世上的人并不是按照信教者和不信教者截然两分,而是包容和不包容。包容的人,能够对自己感情上不理解的事物也能做到认同,相信其一定有存在的理由;不包容的人,对与自己不一样或不理解的事物就大加排斥。我是无神论者,但如果楼主属于我刚说的那种包容的人,我想我们就可以做朋友。
据我所知不管是天朝还是国外,都有些人在借基督的名义行排外之举,造成了很不好的影响。楼主既然决定信教,就要对此有所觉悟,并且秉行教义中的精神,自己忍耐,对他人博爱,不做影响他人利益的事,以无愧基督徒之名。(本人的做法一向是告诫自己勿把自己的得失太当回事,更不要把自己的感受太当回事,如此则不生痛苦、不生怨恨。这比较接近佛家的做法,楼主可做参考。)

这个世界有着太多的虚假和欺骗,要想自己活下去,就必须依靠自己的思考自己的判断,不盲从,不媚权,靠良知和理性得出正确的结论。因此无论是谁(朋友、父母、上帝)劝我放弃自己的思想,都会被我用合适的方式拒绝。你那位老师既然不是你很敬仰的人,就不必纠结过多了。人生一世,能有少数几个推心置腹的人就很可贵了,尤其是对坚持自己思考的人而言更是如此。

最后,我有责任告诉你,从小学到大学一路名列前茅的“好学生”,走上社会后绝大部分都是整一辈子的默默无闻,在那些当年“不好好学习”的人手下跑前跑后。当今学校的教育是与这个社会脱节的,大部分学校只注重分数以保证学校的成绩,无视学生主动思考、自己动手的能力,在这种教育下成长起来的学生要想在社会上谋生,要补的课太多了;另一方面,即使个别老师顶着学校的压力在课上课余教给学生如何思考、坚持良知,这些东西在你进入社会后也不一定行得通,甚至要回炉重练。关于“成功”这个观念,蒋方舟用过一句有点极端的话来解释它的涵义(大意):“成功就是你(放弃自己的思考和良知)顺着别人的心思来取悦于人,从而赢得别人的好感和赞赏。(在我们现在这个人情社会,能做到这点就等于有了一张行之四海而皆准的通行证了)”在此敢问楼主,你想要的是“成功”(其实就是别人的认可)还是自己的思考和良知呢。
看到你在“成功”二字上加了个引号,说明你对这两个词有自己的思考,这一点是比较可贵的。
我认为一个人的自尊,是不需要他人来认可的。它来源于这个人不盲从的思考、对良知是非的坚持、和凭借不懈努力学到的各种能力。所以即使你生活在一个指鹿为马、人云亦云的环境当中,但能坚持上述这些,我保证,也总会有人发现你认可你赞扬你支持你的。

在此我也要提醒你,很多事情也不是鱼和熊掌一般的绝对对立,该通融也要通融一下(自己把握,能无愧于自己的良心即可)。另外不少事情也没有绝对的好坏,就算在校成绩平平,或者步入社会一辈子从事很普通的职业,倘能勤于修心,认清自己需要的究竟是什么,不去纠结太多的得失,不盲目拿自己跟别人比较,不太在乎无关紧要的声音,坚持做自己该做的事情,这样的人,是没有什么可以击败的。
最后编辑驿客林夕 最后编辑于 2011-04-24 13:18:41
1

评分次数

    分享 转发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