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eyFansClub

首页 » - 同人讨论区 - » 文学图书馆 » 文学活动区 » [2020高考-上海卷]世界的尽头
善意谎言125 - 2021/6/28 2:38:00
2020高考-上海卷:
世上许多重要的转折是在意想不到时发生的,这是否意味着人对事物发展进程无能为力?
请写一篇文章,谈谈你对这个问题的认识和思考。
要求:(1)自拟题目;(2)不少于800字。


---
      世界的尽头
      小时候的我在想,在我生活的世界是不是存在着一个界限,在这个界限之外,有着虚假的或是不同于这个世界的世界。

      小时候的我,在峨眉念的书,目力所及的最远处,是回老家的山路上,看到重重叠叠的山峰后面遮住视线的云雾。

      那边是哪里?那边也会有人像我一样生活着吗?那边是真实存在的世界吗?

      随着时间推移,我慢慢地意识到世界之大。问我的妈妈,在某个地方,是不是会有一个与峨眉相同的城市,与我们一样的人,我们同时做着同样的事情呢?

      当然后来我才知道这不可能。

      再后来,我在想,我是不是生活在这个范围里面,只有峨眉而已,其他的都只是幻像,是虚无缥缈的雾气来蒙蔽我的眼睛。

      我只不过就是活在这个范围里面,范围之外的事,那些电视,广播播报的新闻事件也只是他们说的罢了。北京上海,英国美国,这些地方是否存在我也不会知道。我只是和这些范围之内的人们,一同接收着外界给予我们的东西,议论这外界传来的消息,而这些是真是假,无从判别。

      小时候看过一本小说《悟空传》,唐僧领着徒弟三人到达了界限,如果他不说出来的话,可能孙悟空一辈子在界限里面也不会察觉到吧。它以为自己的世界很大很大其实也就是它会走过的地方。

      如果,我也是这样呢?如果这个世界很强大,将界限就存在于我伸手无法触及的地方。或许我在回家的路上,下一个路口左拐,而界限就存在于路口的右方。我望着远处高低起伏的山峰时,而界限就存在于窗前一米远的地方呢?我以为,那些东西就是我认定存在的,路口右拐就是哪哪哪,再直走通往汽车站了,峨眉山的金顶也就在我的眼前,可是,如果这只是投影在界限上的幻影呢?

      我也看过电影《楚门的世界》,最终主角发现处于这个虚假的世界之后,划船直到大海的尽头,发现那些日出日落,云起云舒,只是一个巨大的屏幕做出来的特效罢了。

      就如这个电影,如果我所处的世界,也是如同这样,世界具有阻挡我的能力,在我想要去哪里的时候,以整个世界的力量阻止我。或许是来自父母的不同意,或许是让天降暴雨,或者是突然让我冒出一个不想去了的念头,来阻止我超出设定好了的界限。

      我便尝试着扩宽我的活动范围,就像是游戏中去点亮新的地图。抓着机会,走遍了城里的每一个大街小巷,寻找着可以证实世界真假的痕迹。甚至刻意地反抗着脑子里的想法,往我平常根本不会去的方向探寻。

      最远最远,小学六年级毕业的那个夏天,我带着滑板,沿着新修的绕城公路走完了一圈。来来往往的,是不被允许进城的大货车,它们之中有的来自我老家的方向,但是去往我不知道的地方,再远方,是与老家如出一辙的田地与炊烟。

      初中的我,骑着自行车不断地加速加速,我以为只要速度够快,就能在某个瞬间穿过壁障。然而一直往东,最终停在某个不知名的火车道口,颇有年代感的铁皮火车,载着货物,沿着轨道,通往遥远的地平线——我得在晚饭之前回家。

      好像再怎样我也离不开这城市的方圆几十里。

      但机会来了,终于我要去外地念书,要去往另一个相距数百公里,半天车程的城市。

      我期待着在地界处,会有着这样的屏障,那应当是一道透明的、难以察觉的壁障。即便能够站在它的面前,甚至也无法感觉到异样。但它确实隔离开了两个世界,另一边是我原本到达不了的地方。

      可惜略有遗憾,在这个即将大功告成的时刻,我并不是像勇者大战魔王一样,畅快淋漓地击败它;也不是像唐吉可德那样,拿着长矛对它发动孤身一人的冲锋。

      我只是坐在拥挤燥热的大巴车上,等待着人们的聊天声渐弱,取而代之的是昏昏沉沉睡去的呼吸声,然后在某个时刻,随着大巴车的频率摇摇晃晃地穿过它。

      此后瞬间,壁障上的细纹如蛛丝蔓延,就像击中了鲁伯特之泪的尾部,终如玻璃一般清脆地碎裂。我的眼里会是碎片在空中闪烁的微光,耳边是无数残渣落地的声响。

      可是,什么都没有发生。晃荡着,晃荡着,只听见堆满过道的行李箱相互磕碰的声音。就好像界限只是我一厢情愿的空想。

      晃荡着,等待着突破界限的我,最终也在晃荡的,行进的车厢中,在漫无止境的路途中昏睡了过去。



[wrap=+测试折叠内容,为原本的结尾]

      就如这个电影,如果我所处的世界,也是如同这样,世界具有阻挡我的能力,在我想要去哪里的时候,以整个世界的力量阻止我。或许是来自父母的不同意,或许是让天降暴雨,或者是突然让我冒出一个不想去了的念头,来阻止我超出设定好了的界限。

      若能是像楚门一样,找到世界的尽头,穿过它就好了。

      在我的幻想之中,一道透明的、难以察觉的壁障,然而在我穿越之时,细纹如蛛丝蔓延,却像玻璃一般清脆地破碎。

      不是的,这并不是我的幻想。

      也许只是寻常地穿过罢了,没有任何感觉地,甚至察觉不到有什么不同。夏天的云,秋天的雨,空气的流动带来草木的气息,也未曾两样。

      但确实,我想,什么时候我会停下呢。

[/wrap]
善意谎言125 - 2021/6/28 2:48:00
抱着 " 还是参与一下论坛活动 " 的念头。
更深层次的念头是," 想要论坛活下去,那就得有人发贴活跃,那我也来维持一下活跃度吧。"

但说实话,我确实是翻了好几遍高考作文题目,才找到一个稍微有点想法的。

其实一般来说,对于考试的作文,我都是比较糊弄地(求稳地)写,毕竟考试的时候,使用议论文经典的三段式论点+论据,快、稳,且基本上不需要动脑。

写作文最自由的一段时间,还是初中的时候,老师只是要求每周一篇作文,没有其他限制,那也就是我自由发挥的时候啦。

所以我现在保存下来的文字,大多也是初中时候写的,比较完整。
高中的留下来的,就多是写在纸上的零零散散的片段了。

甚至其实,这篇也是在我几年前的文章上增改而来。
当时完成的背景是,大学开学,人生第一次坐飞机到上海,的第二晚写下的这贴的前面部分。
偷个懒,因为确实很久没写过东西了,所以增改一下,也算是时隔几年加入了一点想法的转变?
枸鸺槿 - 2021/6/28 17:00:00
对于世界的思考,所有人自生下来都有一个朦朦胧胧的概念。有的人投身红尘浑浑噩噩而活,有的人穷极一生却踏不出家门口的五里地,有的人行遍五湖四海却拘囿于自己的小小脑袋之中。
而作者所写的则是,作为一个安居于一隅的青年,对“世界”之外的世界是如何展望的,第一次离开“世界”又是什么样的感受。
前半部分写的很好,在没有余力行走于世界的时候,文学作品就是我们心灵的延伸。通过母亲的话,小说,电影一点点重塑自己对世界的认知。直至最后坐飞机远去异地求学之时,某个瞬间,两个世界开始融合。但很遗憾的是,后面这段故事变速太快,如果不是文外作者提到自己飞机去魔都时写下的,我甚至一度认为文中的我还是在幻想中。
一般来说,涉及意识的描写都会有一种现实中存在的力量帮助意识突破屏障。比如俗套一点的写车祸,细腻一点的写慢动作世界,比如看见花开的瞬间。对于这种场景很明确的在飞机上借由空间的跨度加速屏障破裂的过程,其实可以通过一些侧面描写来暗示。比如广播的声音(提示读者“我”在旅行),飞机升降时耳膜的阵痛映射到世界的壁垒破裂。最后可能是字数或者时间的原因,从读者的角度,弯拐的太急,产生了一种阅读时的割裂感。
还有最后三段,“不是我的幻想”和“之后寻常穿过思考什么时候停下”两者矛盾,导致我无法解读。
最后总体感觉就是街边买了一杯奶茶,入口是醇厚的奶香和桃子的甘甜,可过后感到一阵苦涩感。我原以为是桃子味香精带来的涩味,结果一看杯子贴着“蜜桃乌龙茶”。
P.S.我对题目的解读是意外面前,我们面临的态度和抉择。当然也可以直接解读成转折,但是文中转折这个点没有刻意加重,导致偏题。
善意谎言125 - 2021/6/29 0:12:00
确实,文末最后一截,只是我现在的 "狗尾续貂" 罢了。
居然还是被看出来了。

---

对于题目,我的理解是,"世上许多重要的转折是在意想不到时发生的" 只是一个例子,核心还是讨论 "人对事物发展进程是否无能为力"。

但从我的个人经历来讲,我不太认为 "转折是在意想不到时发生的",而是 "在意识不到的时候" 就已经发生很多次了,只不过我把我能意识到那几个认为是 "重要的转折" 了而已。
同时我也认为 "人对事物发展进程" 也是难以意识到的,但并非不能影响,只是这个影响,往往也是在我自己所意识不到的时候发生。

所以,我本意是想说明:
我对于转折啊,事物啊什么的,都是难以意识到的。但同样地,我的行为也会在我们意识不到的情况下产生影响。
所以等到某一天,这些影响最终或许就会变成我能够意识到的转折中的一个。

So,大学开学,坐飞机来到上海。
物理距离上的跨度,以及从小只在电视、新闻中的那些画面正在变成我眼前可以触碰到的现实。

也就是这时,我才明显地感受到了,一个界限的突破。来到了更大的、新的世界。
而我之所以能够来到这里。是因为此前的十二年,我念的书,我做的事,我的行为,才让我来都这儿。
我才察觉到,这些过去的行为对我产生的影响,在我意识不到的时候,已经发生了很多次转折了。

至于偏题啥的,如果是高考,我肯定写议论文呀。
但本身也是论坛活动,于是我就写自己想法。

---

为什么最后一截很生硬。
大概是因为现在过得并不是很如意 orz。
我的心态、站的角度已经和当时不一样了,新世界什么的,已经和我没有关系了233。
要是强行接着原本的思路写完,写不下去呀,完全不是我现在的想法。
但按我现在的想法,那么就和原本的思路冲突了。

最后,我想在不违背自己的如今想法的情况下,让大家察觉不到。
前面部分虽然删改,但是大体结构没变。
结尾新增,但缝合而成,也就成了最后部分的混乱。
---
"在我的幻想之中,一道透明的、难以察觉的壁障,然而在我穿越之时,细纹如蛛丝蔓延,却像玻璃一般清脆地破碎。"

很帅吧,就像动漫角色使出必杀技打破敌人的限制一样。

"不是的,这并不是我的幻想。"
"只是寻常地穿过罢了..."

我想让读者觉得:认为我是想说明这种这种重要的转折啊什么的,其实并非场面浩大,有着重要的标识,而是在意识不到的时候就时时可能在发生。
但我实际想的是:那是 16 年的我的幻想。我现在变得否定它了。我现在不会想这样帅气的场面。

"什么时候我会停下呢。"

我想让读者觉得:到了新的世界之后,仍然有着新的壁障,我也会去突破的。还是积极向上一点。
我写的时候想的是:我已经停下来了呀。
于是用了这样模糊的说法 "什么时候我会停下呢" 。

---

啊这,当然不要觉得我现在生活得很不好,整个人负能量呀。

只不过写文章嘛,总是会带入进去角色嘛,就是入戏了嘛~~~。
Dawnlight - 2021/6/30 7:10:00
感谢投稿。的确活动并非应试,所以没必要非写成议论文不可,主旨是留下自己的所想,同时能够与大家分享吧。
当然,如果在其中有锻炼到自己多年麻木的表达手段的话,自然是更好的了。
既然是活动,不是考试,那么文章也不是提交后就不能修改的了,如果LZ有想改的意愿,完全可以对其进行修改。
如果在改完后,需要重新提醒大家阅读的话,可以在标题中注明一个修改日期,特别是像LZ这种可能会大改的情况。
然后么,要注意的是,多次修改的话,会有种“狼来了”的效果,大家最后也会越发减少对修改的关注,所以也为了自己,修改次数尽量不要超过1~2次,这也属于社会人的常识吧。

最后4小节的变化有点突兀,同样体现出了读者对事物发展进程的无能为力。
就像看麻枝最近两部原创动画的情况,最后的篇章转折太快,翻车概率太高。
看了最后LZ的解释,果然是从这里开始新加的么。

感想里也说明了自己的心境和当初并不相同,所以很难按照原来的想法续写下去,若按现在的思路写,则会觉得与之前的文章有所隔阂。
那么,我就放弃之前建议“在后一个层面上增加笔墨”的提案吧(毕竟现在才999个字,如果要接下去展开的话,仍然有足够的空间)。
于是,下面就列举下自己想到如何更改的方法,或者“优雅”地解决问题吧。

提案1(已被LZ弃置):
展开后半部分,容易造成文章断成两截的情况。但在我看来这样也可以体现出转折?当然,前后的文风可能因为时间的断层而有点差距吧。

提案2:
既然无法接,那就索性别接了。文章完全可以断在这里,虽然看似不完整的部分,可以当作开放式结局处理。
当然,也不能说完全不需要修改,比如倒数第2节的原文中,实在没看出来想要表达“仍然有着新的壁障”的想法,体现出来的意象我感觉更像是“突破原先的那堵墙后的感慨”:其实世界并没有变,有变化的是改变了认知的自己(世界上根本就没有墙,以前只是自己圈住了自己而已)。我从头到底其实真正看到的变化就是这里啦,可能是因为不同的读者也可以有着不同的感悟吧(一千个人心中有一千个哈姆勒特的感觉?)。那我们还是回到LZ的思路上来。

建议为将“新的壁障”更具象化地表达出来,这样最后1节也能够顺应LZ的思路表达出来。(可以参考的改法就是之后所说的“无论有没有提案都可以改的地方”,当然LZ也可以按自己的想法改)
——或者,直接停在有点中二的倒数第4节吧。

提案3:
如果有兴趣再动一下前半部分的话,其实可以比较“优雅”地处理掉问题。
前半部分完全可以为后半部分服务得更多,有意地埋下更多的伏笔,让之后的部分变得合乎情理,顺理成章。
由于没有对两部引用作品的深入认知(小说+电影),所以无法正确判断LZ的引用是否合理,但在一个不知情的读者看来,LZ在前半段对于“壁障”的认知一直停留在同一个层面,并没有明显的递进或尝试。
其实这里完全可以做到一个递进的手法——
第一阶段:想象,询问母亲,然后弃置;
第二阶段:继续想象,小说后的那段可以略加改动,描写某天“我”远离了日常的路线,拐向了一个陌生的路口,尝试着去寻找这“壁障”的边缘,无果;
第三阶段:仍然持续着想象,电影的引用后接上第一次坐飞机远行(请明确地表达在正文里),从而推动着剧情进入了后半段,过去的“壁障”被突破,自己有了一个全新的认识,并决定继续去向“远方”。
然后,如果可以,还可以在其他地方留下更多的铺垫,这样在让大家有个提前的预判以后,后半段就有可能可以平稳着陆了。


最后,无论有没有提案都可以改的地方:
倒数第4节和倒数第2节真的会让人不知道哪个是正确的,可能是行文上的问题。如果遵照LZ的思路的话,“壁障”是被华丽地击碎了,那后面那节把开头的“也许只是寻常地穿过罢了”去掉,排除引起歧义的可能,直接衔接“但是我并没有任何异样的感觉,甚至连一丝的不同都没有察觉到。”。然后最后1节也可以把句子再理通顺一点。


PS:至于偏不偏题么,提案3的改法完全不会偏。当然这次活动也没有打算一定要契合着题目写就是了,抓住题目的话题,自行按照喜欢的方向展开即可,感觉牵强的话,自行在正文外加注就行。但个人认为坐飞机那个背景上下文元素,完全也应该被放进正文里(毕竟看注释的人在完美的情况写也只会和看正文的人数持平,一般情况下看的人肯定比正文少,关键信息不应该被埋没在注释中)。

——————

汗,写着写着就变成1600+了,希望能够正确地表达我想说的东西吧。

另外,至于LZ生活得怎么样么,我是觉得还有心思和闲钱买手办的人,生活至少不会特别不好吧,最多只是正能量不足罢了(错了别怪我)=w=
夹鸡馒头 - 2021/6/30 10:28:00
以前看过一篇科幻文,设定更加复杂一些,讲的大概是整个人类世界都是模拟的,包括物质触感等等一切东西,只需要通过能量的转换,都可以被模拟出来,然后好像是为了物理规则的统一,世界的模拟必须要对称之类的,所以一个科学家为了验证这个假说,就向宇宙的一个方向发射了一束激光,射出去的激光因为快速扩大了一个完整世界需要模拟的范围,导致供能系统崩溃,世界开始瓦解,在世界湮灭的前夕,那个科学家抱着头蜷缩在自己的实验台前疯了。大概是这么个情节,上高中看的,名字忘记了,所以也没法推荐(PIA


说回到文章。我感觉悟空传里描述的界限,与其比喻成像楚门一样的物理世界的边界,应该更接近某种思维意识上的境界。认知层次提升了之后,身处的场所不变,心中的世界也会有翻天覆地的变化。古人说的看山是山,看山不是山,看山还是山,大概就是一种境界的不断突破吧。

然后说句题外话,我有不少朋友都特别喜欢悟空传,而我看了却完全无感,可能我还没有突破界限吧2333
善意谎言125 - 2021/6/30 22:12:00
OK,搞定。

削弱了拼接感(虽然也看得出来罢(⌒▽⌒)。
后面部分虽然想扩充内容,以减缓时间推进的速度。只能说尽力了 = =。

今天想了想,可以以去外地读高中,和去上海读大学,两个同样是路途之上,来相互呼应。
但是写到这里,大巴车上睡着了,突然凭个人感觉地,可以在这里就结尾了。

之后又尝试了借用<百年孤独>的句式,加了一段:
" 那时的我未曾想到,之后我坐上了飞机飞往更远的地方,面对透过机窗晃着我眼的阳光,我才回想起,那个漫长得似乎没有尽头的路途,我曾在梦中看见过满是玻璃碎片晶莹的微光。"
纠结一会儿还是删了。

当然我这么一改,多是顺着我的心意来改了,写得高兴,基本也没怎么在乎题目了。
考试肯定算是偏题了。
不过幸好也不是考试233。

水平有限,写到后面还觉得自己有点故弄玄虚了(〜 ̄△ ̄)〜。
见谅。
---
(不太清楚怎么在一个回复中 @ 人,只能手打回复了)

回复 5# Dawnlight 的帖子:
提案1...提案2...提案3...

提案2:
不接还是不太行,开放式这也太开放了 = =
确实,壁障本质不是存在这个世界上了,而是内心的。
我的修改也是带有这个观点来写的。相比第一次的逻辑混乱,这次应该会明显一点点?

提案3:
我今天改的时候,我也觉得,前面部分略赘余了。
然后改完,后面部分也有点同样的问题。同样是以时间为进度条,我前面部分来了一次了,后面部分我在现实中去寻找时又来了一次。
如果说可以两部分穿插着来,感觉会好一些。
但,这次就这样吧(偷懒啦~。
下次有活动再来 = =
自行按照喜欢的方向展开即可

行,这就往偏题的方向写(ಡωಡ)。
另外,至于LZ生活得怎么样么,我是觉得还有心思和闲钱买手办的人,生活至少不会特别不好吧,最多只是正能量不足罢了(错了别怪我)=w=

入戏呀~
类似是不久前的 "凌晨十二点 网抑云" 的梗。写文章的状态,显然和日常状态是不一样的(至少对我来说)。
日常嘛,学习,看番,推gal,弹琴,吃饭,睡觉。
也没有多糟,毕竟我也不是祥林嫂(⌒▽⌒)。

---
回复 6# 夹鸡馒头 的帖子:
与其比喻成像楚门一样的物理世界的边界,应该更接近某种思维意识上的境界

是的,楚门的世界确实是一个误导。
我当时看完也不觉得这与我想的界限是一个东西。
现在想来,当时年纪尚小吧,可能是抽象能力还是不足的缘故。所以即便我感受到了楚门与我想的东西有区别,但我还是受到了影响。
然后说句题外话,我有不少朋友都特别喜欢悟空传,而我看了却完全无感,可能我还没有突破界限吧2333

<悟空传>是我小学 3 年级看的书。
因为年纪很小,里面的内容又和电视里的<西游记>区别很大,所以印象比较深吧。

---

最后,我不得不吐槽一下这个编辑功能。
换行太玄学了。

在编辑页面换一行,出来一看,没换行。
在编辑页面换两行,出来一看,换一行。
在编辑页面换两行,出来一看,换两行。

以上随机发生= =。
frank - 2021/7/19 16:49:00
感觉和题目无关了,T T 不过毕竟不是考试,管他呢。
楼主说的界限用屏障或者看不见的墙更合适吧,我是看完了文章才明白过来,这个界限是什么……
我小时候也时常会有这类想法,跨过某条线,然后看到不一样的世界,然后经常自己给自己加戏,设定某个远方为线,然后跑过去,当然时空转换什么的肯定也没有发生。
后面就没有这种想法了,可能唯物主义的东西学多了吧,而且自从有了高铁以后感觉世界也变小了,以前还能常出国,边界什么的就没有了。
不过,工作以后越发的感觉到,地理没有边界,但资本是有国界的,人也是有国籍的,不同地方的人想法完全不一样,这些是另外一个维度的“界限”了。
1
查看完整版本: [2020高考-上海卷]世界的尽头